在当今社会下,或许人们不再那么注重真相,但是对于对错的界限从来都没有模糊过,无论是校方还是县教育局,一旦自身存在错误,不可抱有侥幸心态,妄想以错盖错或加以包庇,终将危及自身,陷入被动。
(二)加强舆情研判,防止次生舆情
在新媒体时代,对待问题本身的应对方式,极有可能引发该事件的次生舆情。在举报人“我愿意做一只出头鸟”引爆舆论场后,校方回应“辞退涉事班主任”,称“刘文展或存在心理问题”等处理方式,使公众纷纷谴责学校让班主任“背锅”、转移话题的讨论,再次将舆论焦点扯回自身,而且形成了一边倒的舆论态度。在舆情爆发后,应该实事求是地做出正确抉择,是自身的问题就去说明解决,而不是推卸责任或转移话题。任何一件舆情事件爆发后,继而会引发全民关注。但不同的群体关注点也不同,家长和学生可能会更关注“补课”背后关于国内教育的现状,社会人士可能更关注“举报信息被泄露”背后关于政府部门信息保密制度的安全性,所以涉事主体应该针对性表明态度和立场来给予回应,而不是按照自身利好公布信息。在舆论引导中,当公众对某件事的掌握量存在“信息逆差”时,极易引发次生舆情。